四川黃龍:生態(tài)保護效果顯著 高山蘭花成旅游“一絕”
2023四川花卉(果類)生態(tài)旅游節(jié)子活動暨黃龍第七屆高山蘭花節(jié)啟動儀式現(xiàn)場。安源 攝
初夏時節(jié),四川省阿壩州黃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(qū)(簡稱黃龍)內的高山蘭花盛開。20日,2023四川花卉(果類)生態(tài)旅游節(jié)子活動暨黃龍第七屆高山蘭花節(jié)(簡稱黃龍高山蘭花節(jié))在黃龍啟動,邀請游客感受黃龍的多彩夏季。
黃龍景區(qū)高山蘭花盛開。安源 攝
世界自然遺產黃龍以彩池、雪山、峽谷、森林、灘流、古寺、民俗等“七絕”而聞名。由于氣候適宜、地理獨特,黃龍是高山蘭花的天堂,蘭花數量繁多、品類齊全,共有30屬、74種蘭科植物,有數目龐大的黃花杓蘭、西藏杓蘭、無苞杓蘭、廣布紅門蘭、二葉紅門蘭、獨蒜蘭、少花蝦脊蘭,也有稀有品種小花杓蘭、巴郎山杓蘭、四川杓蘭等。部分蘭花品種為黃龍獨有。
黃龍景區(qū)高山蘭花盛開。安源 攝
過去,黃龍的蘭花分散在林蔭角落。經過多年努力,黃龍高山蘭花成為黃龍新的“一絕”。本屆黃龍高山蘭花節(jié)以蘭花為媒介,探索“旅游+研學”模式,打造黃龍生態(tài)旅游新名片。
黃龍高山蘭花節(jié)是當地生態(tài)保護成果的體現(xiàn)。自1982年10月成立以來,黃龍堅持保護自然環(huán)境,為蘭花保留了相當優(yōu)良的繁育地。通過科研活動,黃龍目前掌握了對34個屬133種蘭科植物的種子無菌繁育技術。多年來,黃龍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展開廣泛合作,相關科研項目成果豐碩。
圖為黃龍景區(qū)。安源 攝
作為本屆黃龍高山蘭花節(jié)的活動之一,2023年黃龍自然遺產地科研項目匯報會20日下午在黃龍召開,本次會議圍繞黃龍自然遺產多年的科學研究項目進行詳實報告,涉及世界遺產地保護管理、黃龍濕地特征演化與氮循環(huán)、黃龍“雙碳”研究與展望、200年黃龍降雨等研究方向。與會專家還對黃龍山水文化探索、黃龍聲紋研究、黃龍鈣華景觀自然修復保育等進行指導和探討。
據悉,本屆黃龍高山蘭花節(jié)由四川省阿壩州林業(yè)和草原局、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游局、阿壩州松潘縣人民政府、黃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(qū)管理局等主辦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四川黃龍風景如畫引游人
6月19日,初夏時節(jié),世界自然遺產黃龍風景名勝區(qū)風景如畫,吸引眾多游客觀光游玩。[詳細] -
點翠山林間!航拍四川松潘黃龍景區(qū)風光
11月18日,航拍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黃龍景區(qū)風光。[詳細]
- 中國首部孤獨癥兒童公益舞臺劇《交響》推出 助力特殊兒童成長
- 石榴花開美京城 首屆北京中華民族文化周閉幕
- 北京兒童閱讀月舉辦主題活動助推全民閱讀“一個也不能少”
- 兒童話劇《我和我的隊歌》上演 再現(xiàn)廈門“英雄小八路”事跡
- 越劇名家李敏張學芬領銜主演《梁山伯與祝英臺》福州上演
- 白玉蘭最佳女主:跟“前半生”和解
- 我國儲糧新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“智慧糧庫”讓小麥“凍齡”
- “非遺民俗+傳統(tǒng)文化”營造主客共享新空間 構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新場景
- 構建“景區(qū)+村莊”聯(lián)合機制 一方山水繪就增收致富新畫卷
- 職工轉崗就業(yè)打造森林旅游經濟產業(yè)鏈 綠色轉型見成效